
近20年来,中国提倡环境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加大科技投入并硕果累累。在这一背景下,提高服装科技含量的观念在近10年来从提倡“科学穿衣”开始至今已逐步普及。
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加快,自1997年中国始创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环保总局已命名47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和3个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区。这些城市和城区通过的考核体系包括人均GDP大于1万元,单位GDP能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超过96%,城市气化率大于90%,公众对城市环境的满意率大于80%等25项考核指标。与此同时,国家对一般生活服装的有害物质含量进行了严格查处,并大大加强了对企业执行《劳动法》、关心职工健康的力度和大大加强了对各类产业出现的事故的查处、打击力度和严格防范措施,普通服装科技含量的增加,必然更加推进职业服装科技含量的升级。纺织服装科研机构的健全与加强也为职业服装的升级提供了有效保证。

职业服装需求的活跃,带来了市场交易的活跃。
在现时使用的职业服装中,有一类不能形成批量或批量很小,如商务装或写字楼服装,包括造价相对较高、强调个性要求的金领服饰、名人服饰,这类服饰可以在一般商场或商场购买,也有的到名师工作室或企业定制;另一类是大批量的职业服装,例如工装、制服、特种功能服装和标识服装等,也分两类,一类是客户稳定的,包括有一定规模,如民航、银行、制造业、通讯业和国家管理机构的职业服装,例如:公检法、消防、工商、税务等,基本上采用批量定制形式,每年有一定的费用预算,甚至有相对稳定的供应单位,也有批量小的,如一般的酒楼、商店等,不一定每年都有预算,而是到需要时才选择供货单位,下定单。

对职业服装市场的投入将呈上升趋势。
理由: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为中国职业服装市场的更大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
目前,我国政府正在酝酿《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提出全局性、战略性思路。中国集中专家权威新近推出的研究报告,提出未来15年可分阶段实现工业化和小康社会,并勾画了今后5年至15年发展的六大前景。
2006年至2010年(第十一个五年建设计划期间),努力使经济增长方式有比较明显的转变,人民生活由初步小康过渡到水平比较高、比较富裕的小康,人均GDP明显高于目前中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城市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农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取得新的进展。
第二步:2011年至2020年,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奋斗,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力争使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的转变;人均GDP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低水平、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状况显著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取得较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