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砂滤罐是一种以不锈钢为罐体材质,内部填充石英砂等滤料的过滤设备,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净化、工业废水处理、泳池水循环、地下水除浊等场景,主要通过滤料的截留、吸附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物等杂质。以下从结构、工作原理、操作维护等方面详细介绍:
不锈钢砂滤罐主体采用耐腐蚀不锈钢(如 304、316,根据水质选择),核心结构包括:
-
罐体:圆柱形密闭容器,顶部多为法兰式或快开式盖子,便于装填 / 更换滤料;底部设有布水 / 集水装置。
-
滤料层:核心过滤部件,以石英砂为主(粒径通常 0.5-2mm,根据处理精度选择),部分可搭配无烟煤、锰砂等滤料形成多层过滤;滤料下方通常铺设鹅卵石或承托层(防止滤料流失,粒径由下至上递增)。
-
布水与集水装置:
-
布水器:位于罐体顶部或滤料层上方,将进水均匀分布到滤料表面,避免局部冲刷滤料。
-
集水器:位于罐体底部,收集过滤后的清水,同时阻挡滤料漏出(常见形式有多孔板、滤帽、滤网等)。
-
管路与阀门:包括进水口、出水口、反洗进水口、反洗排水口、排污口等,通过阀门控制运行与反洗状态;部分配备压力表(监测进出水压差)、流量计等。
遵循 “深层过滤” 机制:
原水从顶部进水口进入,经布水器均匀分布在滤料层表面,水流自上而下渗透通过滤料层。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等杂质被滤料颗粒的孔隙截留、吸附,或因惯性碰撞、范德华力等作用被去除,净化后的水经集水器收集后从出水口流出。
随着运行时间延长,滤料层截留的杂质增多,过滤阻力上升,进出水压差增大(通常超过 0.1-0.15MPa 时),需通过反洗恢复滤料活性。
-
启动前检查:确认滤料装填均匀、无流失,阀门状态正确(进水阀、出水阀开启,反洗及排污阀关闭),打开排气阀排除罐内空气,避免气阻。
-
运行监测:关注进出水压差和出水水质(如浊度),若压差过大或出水浊度超标,提示滤料堵塞,需安排反洗。
反洗目的是通过水流冲击松动滤料,将截留的杂质排出,步骤如下:
-
停运:关闭进水阀和出水阀,停止过滤。
-
排水:打开排污阀,排出罐内部分清水(至滤料层上方 10-20cm,避免反洗时滤料流失)。
-
反洗:开启反洗进水阀和反洗排水阀,清水自下而上通过滤料层(反洗强度通常为 10-15L/(m2?s)),使滤料呈悬浮状态,杂质随水流从反洗排水口排出;反洗时间通常 5-10 分钟,直至排水清澈。
-
正洗(可选):关闭反洗阀门,开启进水阀和排污阀,正方向冲洗滤料 2-3 分钟,排出残留杂质。
-
恢复运行:关闭排污阀,打开出水阀,逐步恢复正常过滤。
-
滤料维护:
-
定期检查滤料是否板结、流失或污染(如长期运行后滤料可能吸附油脂、有机物导致失效),若板结严重需松动或更换;每年建议补充 10%-20% 滤料(因反洗流失)。
-
滤料更换周期通常为 1-3 年,具体取决于水质和运行频率。
-
反洗控制:
-
反洗强度需适中:过弱则杂质无法彻底排出,过强会导致滤料流失或粒径分层混乱(影响过滤效果)。
-
反洗周期:根据水质设定(如市政水可 3-7 天一次,污水预处理可能每天 1-2 次),避免滤料堵塞过度。
-
防腐与安全:
-
定期检查罐体、阀门及管路的腐蚀情况,特别是焊缝处,发现锈蚀及时修补或更换。
-
操作时避免带压拆卸盖子,反洗前确保排气彻底,防止罐内憋压或负压。
-
安装要求:
-
罐体需水平安装,固定牢固,避免运行时震动;管路连接密封良好,防止漏水。
-
预留反洗排水管路空间,确保反洗污水能顺利排出。
-
优势:不锈钢材质抗腐蚀、寿命长(可达 10 年以上);滤料来源广、成本低;过滤效率稳定,可去除粒径≥10μm 的杂质;结构简单,维护方便。
-
适用场景:
-
饮用水预处理:去除原水中的泥沙、铁锈等悬浮物。
-
工业用水:如电子、化工行业的循环水除浊。
-
污水处理:市政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深度过滤,降低后续处理负荷。
不锈钢砂滤罐凭借耐用性和高效性,成为水处理系统中常用的预处理或深度过滤设备,常与活性炭过滤器、精密过滤器等组合使用,提升水质净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