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的去除
污水除磷脱氮的方法通常包括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国外从 60 年代开始曾系统地进行了除磷脱氮的物化处理方法的研究,结果认为单纯物化法存在药耗量大、污泥多、运行费 用高等缺点,因此,大的污水处理一般不推荐采用。 70 年代以来,国外开始研究并逐步采用活性污泥法生物除磷脱氮。我国从 80 年代初开始研究生物除磷脱氮技术,80 年代后期逐步用于生产实践。目前采用的生物除磷脱氮工艺为“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等。 随着国jia对污水排放标准的提高,特别是对 P 的排放指标提高(一级标准<0.5mg/l),因此在许多高磷废水处理时,化学除磷方法也作为生物除磷的辅助手段。
粪大肠菌的去除
污水中粪大肠菌群等菌类的去除主要靠强氧化性物质使菌体有机物分解或丧失功能,使细菌的代谢和繁殖过程遭到破坏,从而达到灭菌效果。
污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如果要求在去除有机物的同时能实现除磷脱氮的功能,在生化处理系统 中必须具有水解酸化和好氧的单元, 只有这几个单元的有机组合才可以达到去除有机物和 N、P 的功能。
常用的生化处理工艺主要有厌氧处理工艺、水解酸化工艺和好氧处理工艺,现将各种处理方法的特点陈述如下:
厌氧生化法
厌氧生化是指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该工艺可用于中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处理。厌氧生化处理的典型工艺为UASB(上liu式厌氧污泥床)工艺,该工艺在国内外有较多的成功实例。
厌氧生化法与好氧生化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应用范围广;
2)能耗低;
3)负荷高;
4)剩余污泥量少;
5)厌氧污泥可以长期存放,在停止运行一段时间后可迅速启动。
但是厌氧生化法也存在以下缺点:
1)厌氧微生物增殖缓慢,因而调试启动时间长,一般需要0.5-1年时间;
2)出水往往达不到排放标准,需进一步处理,故一般在厌氧后串联好氧处理;
3)厌氧处理系统操作控制因素较复杂;
4)产生甲烷为易爆气体,若不加以利用,安全设置要求较高;
5)易产生硫化物,引起较大异味,造成空气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