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雨水利用的方式
雨水综合利用由三个部分组成,即雨水的收集、雨水的处理和雨水的供给,又可分为建筑单体或小区集中式雨水集蓄利用系统、雨水渗透系统、雨水生态综合利用系统等。
城市雨水利用的方式如下:
1、利用屋顶收集雨水
从屋顶收集后的雨水经沉淀和过滤等简易处理后主要用于公共场所、企业和家庭的非饮用水(如冷却循环水、地面冲洗水、绿化用水、厕所冲洗水等)。在布鲁塞尔的部分地区发现,只要有10%的屋面为绿化,地表的径流量就将减少2.7%。
2、新建雨水蓄积池
在学校、小区、大型公共场所等区域里面和道路两侧、兴建滞洪和储蓄雨水的蓄洪池,减少地面积水总量,并将积蓄的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消防、水景景观用水等城市杂用水,努力实现社区雨水零排放。这些设施大多可建立在地下,以充分利用地下空间。而建在地上的也尽可能满足多种用途,如在调洪池内修建运动场,雨季用来蓄洪,而平时用来做运动场。
3、雨水回灌地下
雨水回灌地下有其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利用雨水回灌地下不仅可以补充日益缺乏的地下水资源,阻止或减缓地面下沉,提高地下水位,同时还可以通过分流部分雨水减少城市雨水管道和泵站的投资及运行费用,并可避免暴雨时洪涝灾害的发生。如上海就是利用在雨季,将雨水回灌地下,补充地下水;在旱季,抽取地下水作为水源。
4、雨水渗滤
将小区内的公园、苗圃、草坪等绿地建设成良好的入渗场地,用于接纳道路上的雨水径流;推广下凹式绿地,提高绿地草坪的雨水入渗能力;加大坎高,选种较耐淹的草种,使其蓄水效果达到zui好。修建各种雨水入渗设施,包括渗井、渗沟、渗池等,因其占地面积小,可因地制宜地修建在楼前屋后。雨水渗滤是欧美发达国家常用的一种雨水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常用的渗滤设施有多孔路面、渗滤管、渗滤绿地及渗透池等。
温室雨水收集系统的经济性和应用前景
为了减少固定投资成本,温室雨水收集系统利用温室自身的顶面作为雨水收集面,利用温室灌溉系统的储水池储水,因此温室雨水收集系统实际上是在温室的放水天沟和灌溉系统的储液池之间用管道连接即可。由于雨水有极弱的酸性,因此只需用少量的石灰水中和即可,沉淀后可用于温室的灌溉,这一处理费用极低。
据专家测算,在我国“三北”的调水工程中,每调1m3水,其价格约为12元,按此计算,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实行温室雨水收集系统集水,每公顷温室每年可节约直接农业生产成本约15000元,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国北方地区20khm3的温室生产,每年可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
在我国的北方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的缺乏和过度使用地下水,使得一些地区的地下水位日渐下降甚至水源枯竭,给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间接损失。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的温室生产中,利用温室雨水收集系统,可减少干旱给温室生产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和减低温室生产的成本。
同时,在我国北方地区,40%~60%的降雨量在7~月份,该时段为农田休闲期,地表luo露,该地区温室生产面积上的雨水量约为1Gm3/年,雨水的冲刷,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在我国北方地区推广使用温室雨水收集系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对该系统的进一步研究和完善,它具有广阔的发展和应用前景。
搭建一个雨水回收系统需要哪些设备?
需要设备有:
1.雨水蓄水模块:‘采用聚丙烯材料制作成不同规格尺寸的网格状平板,通过拼装成模块化尺寸的箱体,将每一个箱体码放成为连续的雨水“矩阵”池。因为其网格化透空的结构,材料的结构占用空间不到5%,即模块的蓄水空间达到95%以上,雨水可以在其中自由交换流动。雨水蓄水模块直接安装在地面以下,不占用地表使用空间,隐蔽性好,可阻隔阳光照射,且模块材料可靠,可使雨水长期储存而不发生变质。模块组合式拼装,简单灵活且结构坚固,单个模块承压能力达30吨/平米,安全可靠。
2.玻璃钢雨水收集池:选用优质树脂为原料,采用优良的机械缠绕生产工艺制作而成,具有重量轻、无锈蚀、不渗漏、水质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3.截污挂蓝装置:该产品主要应用在雨水初期预处理中,一般安装于弃流之前,主要是在降雨初期进行雨水预处理
,拦截较大垃圾,对于地面雨水的收集是必须使用的。
4.弃流过滤装置
5.自控截污装置
6.土工布
7.土工膜
8.砂缸
9.紫外线消毒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