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真的能杜绝“城市看海”吗?
对“城市看海”的原因,习总书记有一个精辟论述:水稀缺,“一个重要原因是涵养水源的生态空间大面积减少,盛水的‘盆’越来越小,降水存不下、留不住”。
比如,2014年8月2日,突发短时强降雨天气。沣西新城同德佳苑小区内设置的两座雨水花园、两条生态滤沟。经监测,共汇集来自屋顶及地面径流雨水28.7立方米,溢流总量9.1立方米,雨水平均削减率为68%。其它区域雨水则由2.1万平方米下凹式绿地进行消纳,富余水量则溢流进入市政管网。整个小区无积水现象产生。
当然,分散式的低影响开发设施应对经常出现的中、小降雨是奏效的,但在应对大降雨、特大暴雨时的能力也可能不足,许多情况下还必须利用传统的雨水管渠、泵站、调蓄水池等灰色基础设施,来共同应对错综复杂的城市雨洪内涝问题。
沣西新城建筑小区、道路、广场、绿地等处富余雨水通过道路雨水边沟、雨水浅管、市政管网等设施,实现直接或间接全面收集调蓄,总调蓄量可达到300万立方米,完全可以应对极端天气下的城市内涝。
湿塘概念及要点
湿搪,雨水调蓄,有雨水再用的调节容积
■ 进水口和溢流出水口应设置碎石、消能坎等消能设施,防止水流冲刷和侵蚀。
■前置塘为湿塘的预处理设施,起到沉淀径流中大颗粒污染物的作用;池底一般为混凝土或块石结构,便于清淤;前置塘应设置清淤通道及防护设施,驳岸形式宜为生态软驳岸,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一般为1:2-1:8;前置塘沉泥区容积应根据清淤周期和所汇入径流雨水的SS污染物负荷确定。
■ 主塘一般包括常水位以下的永久容积和储存容积,永久容积水深一般为0.8-2.5
m;储存容积一般根据所在区域相关规划提出的“单位面积控制容积”确定;具有峰值流量削减功能的湿塘还包括调节容积,调节容积应在24-48
h内排空;主塘与前置塘间宜设置水生植物种植区(雨水湿地),主塘驳岸宜为生态软驳岸,边坡坡度(垂直:水平)不宜大于1:6。
■ 溢流出水口包括溢流竖管和溢洪道,排水能力应根据下游雨水管渠或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的排水能力确定。
■ 湿塘应设置护栏、警示牌等安全防护与警示措施。
生物滞留设施概念及要点
■对于污染严重的汇水区应选用植草沟、植被缓冲带或沉淀池等对径流雨水进行预处理,去除大颗粒的污染物并减缓流速;应采取弃流、排盐等措施防止融雪剂或石油类等高浓度污染物侵害植物。
■ 屋面径流雨水可由雨落管接入生物滞留设施,道路径流雨水可通过路缘石豁口进入,路缘石豁口尺寸和数量应根据道路纵坡等经计算确定。
■生物滞留设施应用于道路绿化带时,若道路纵坡大于1%,应设置挡水堰/台坎,以减缓流速并增加雨水渗透量;设施靠近路基部分应进行防渗处理,防止对道路路基稳定性造成影响。
■ 生物滞留设施内应设置溢流设施,可采用溢流竖管、盖篦溢流井或雨水口等,溢流设施顶一般应低于汇水面100 mm。
■ 生物滞留设施宜分散布置且规模不宜过大,生物滞留设施面积与汇水面面积之比一般为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