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雨水收集应用效益
一是节省巨额市政投资。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可以减少需由zheng府投入的用于大型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水管线和扩建排洪设施的资金。将地面雨水就近收集并回灌地下,不仅可以减少轻污水厂的处理效果;雨水蓄水池可降低城市洪水压力和节省封闭路下的排水管网负荷。
二是节省市政和居民用水开支。雨水利用运行费用低廉,比较效益十分突出。使用一立方米的自来水费用(含污水处理费)为3.00元。而从运行管理和小区用水费用支出分析,投入收集一立方雨水的年运行费用不足0.10元。
三是有良好的产业前景,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雨水与中水利用设备产业可以吸引大量的民间资本进入,形成一个吸收民间资本的新产业。不仅城区可以形成这样的产业,郊区小城镇也可以来用相同的方式形成产业。这项产业在减少zheng府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促进小城镇建设等方面都会发挥出积极作用。
雨水收集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好事,但目前,很多城市对雨水收集利用还没有充分重视。对此,zheng府和有关部门应将这项工作提上重要日程,并提供技术、设施建设及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建立雨水收集和循环利用系统,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屋面雨水利用
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利用建筑物与屋顶或天台等暴露的区域,作为集雨面收集雨水利用的系统。屋面相较于其它区域,收集的雨水直接来自于天空,水质相对较高,PH呈中性,硬度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便可用于消防、浇灌、景观、洗车用水。屋面雨水系统集雨‘效率高,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其可进行单独布置,也可进行系统配置,主要构成包括雨水汇水区域、输水管、截污装置、存储设备、净化设备、配水系统等。
在设计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屋顶材料宜选择金属、陶片、混凝土材料,石棉等易渗湿、水解的材料不宜作为采集材料,石棉纤维可能会进人收集系统,此外部分材料含铅等重金属,也不宜作为集水屋顶;
②雨水弃流装置应依据当地实测降水情况设计,若无当地实测资料,弃流厚度宜在2—3mm,根据弃流厚度与实际集水面积,计算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体积,当集满雨水后,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阀门,将雨水进入调节池。
③雨水调节池有效蓄水容积,参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④蓄水池应配套简单的处理系统,并与喷洒系统、消防系统等水使用系统相连接,也可直接通过渗透管沟补充地下水,蓄水池可设置在屋顶、地面或低下,储存设施需有溢流装置,大型建筑一般设施在地下;
⑤蓄水池需要由耐酸、耐碱对水无污染材料制作,市场上已有比较成熟、廉价成本低、安装方便、无需维护、承压能力较强的雨水蓄水模块技术;
⑥应据实际需求设计蓄水处理工艺,基本的处理包括过滤、消毒,但在酸雨区等水质较差的区域,或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降水,还需使用混凝剂,以吸附杂质,若直接过滤水中COD、SS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若用户对水质量要求较高,还可配备更深层次的处理设备;
⑦采用生物方法处理雨水时,对水质要求较高。需增加深度处理装置
海绵城市建设如何进行雨水收集?
面对城市水资源紧缺、畸旱畸涝现象频发的危机,海绵城市的建设已受到人们的普遍观注。建设海绵城市首要解决的问题便是雨水的收集,下面将为您介绍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水收集的三种主要形式:建筑物屋顶收集、地表径流收集、城市绿地滞蓄。
1、建筑物屋顶收集建筑物屋顶的雨水收集依据建筑物的不同构造分为:平顶屋面雨水收集和脊式屋面雨水收集。平顶屋面收集比较简单,因为所有的建筑物都是有落水管的,直接将落水管接通汇水池或者集水沟就可以了;脊式屋面收集则还需在屋檐下安装一段半圆形的水平管,再将水平管接通到垂直的落水管上,也就可以实现雨水的初步收集了。
2、地面径流收集地面径流的收集是依靠雨污分流和地面透水材料来实现的。雨污分流就是在城市规划或改建中设计两套管网,一套用来排污,另一套则专门用来排雨,让下雨时形成的地面径流通过雨水管网排到河湖或者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路面铺装透水性材料,通过增加路面物质间的孔隙来实现雨水的下渗和汇集。还可以将道路两侧的绿化和雨水收集口相结合,通过绿化过滤地面径流进行雨水的收集回用。
透水性铺装路面 可以将道路两侧的绿化和雨水收集口相结合,通过绿化过滤地面径流进行雨水的收集回用。
3、城市绿地滞蓄绿地滞蓄一般借助城市中的景观湿地。在这些地区地势较一般路面低,故又被称为下凹式绿地,它们容易汇集雨水,又因为植被覆盖率比较高,汇集到的雨水流动性比较弱,不会像地面径流一样很快流走,只要建立一些简单的明渠就可以直接将雨水汇入周围的景观湖,或者简单过滤后用于绿地灌溉和小喷泉等景观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