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雨水利用现状产品详情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研究和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当时面对日益紧张的城市供水形势,国内个别城市开始考虑雨水资源的收集利用问题,尝试着在一些建筑物上安装雨水收集系统。但是,由于没有配套的雨水处理和回用系统,实际利用成效不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进程明显加快,技术水平也迅速提高。2001年guo务院批准了包含有雨洪利用规划内容的“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规划”,推动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代表性建筑国家体育馆(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的正式启用,标志着我国的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在某些方面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小区在城市建设、市民安居乐业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突出,同时作为一个适宜进行雨水收集利用的区域,城市小区在城市雨水利用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小区地面透水铺装的推广,地面透水铺装做为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措施之一,在增加雨水下渗、涵养地下水源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目前已在一些城市的居民小区、城市公园、公共广场等区域推广应用;另一方面,地下车库作为城市进程的产物,在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缓解城市压力等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地下车库的实施隔断了车库顶部覆土层雨水下渗的途径(如城市小区中地下车库的上层地面大多为绿地,绿地雨水下渗的原有途径被改变),导致车库顶部原有下垫面的下渗雨水改由车库四周排出,从而加大了车库四周的排水压力,而且也提高了车库顶层的防水要求。若能采取适当措施收集利用地下车库顶部覆土层的下渗雨水,将可产生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屋面雨水利用
屋面雨水利用是指利用建筑物与屋顶或天台等暴露的区域,作为集雨面收集雨水利用的系统。屋面相较于其它区域,收集的雨水直接来自于天空,水质相对较高,PH呈中性,硬度低,只需要进行简单的处理,便可用于消防、浇灌、景观、洗车用水。屋面雨水系统集雨‘效率高,减少了地下水的开采。其可进行单独布置,也可进行系统配置,主要构成包括雨水汇水区域、输水管、截污装置、存储设备、净化设备、配水系统等。
在设计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屋顶材料宜选择金属、陶片、混凝土材料,石棉等易渗湿、水解的材料不宜作为采集材料,石棉纤维可能会进人收集系统,此外部分材料含铅等重金属,也不宜作为集水屋顶;
②雨水弃流装置应依据当地实测降水情况设计,若无当地实测资料,弃流厚度宜在2—3mm,根据弃流厚度与实际集水面积,计算初期雨水弃流装置体积,当集满雨水后,利用自动或手动的阀门,将雨水进入调节池。
③雨水调节池有效蓄水容积,参照《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公式计算;
④蓄水池应配套简单的处理系统,并与喷洒系统、消防系统等水使用系统相连接,也可直接通过渗透管沟补充地下水,蓄水池可设置在屋顶、地面或低下,储存设施需有溢流装置,大型建筑一般设施在地下;
⑤蓄水池需要由耐酸、耐碱对水无污染材料制作,市场上已有比较成熟、廉价成本低、安装方便、无需维护、承压能力较强的雨水蓄水模块技术;
⑥应据实际需求设计蓄水处理工艺,基本的处理包括过滤、消毒,但在酸雨区等水质较差的区域,或空气质量较差的时间段降水,还需使用混凝剂,以吸附杂质,若直接过滤水中COD、SS去除效果并不理想,若用户对水质量要求较高,还可配备更深层次的处理设备;
⑦采用生物方法处理雨水时,对水质要求较高。需增加深度处理装置
雨水回收事业利国利民
大家都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区,水资源越来越匮乏,我们必须要合理的利用我们的有限的水资源。这时候雨水回收事业被推到了议题上,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其实真的操作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我们先来给大家讲讲我们的雨水收集的好处,适当的雨水灌溉了农田,净化了空气的粉尘,但是一旦发生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水,我们该如何好好利用,让雨水变害为利呢?
所以雨水收集,势在必行!很多发达的地区在雨水利用方面就做的很好,他们禁止市政管理部门用自来水来清洗道路浇灌树木花草,他们是用经过处理过的回收雨水来进行,这样很大程度的节约了水资源,也减少了内涝的危害。特别是大夏天,在繁华的城市,洒水车一遍一遍的洒水,如果都是用的自来水,那该多可惜啊。
当然雨水收集工程的开发和建设需要投入的,我们要把目光放长更远,这样才能更好的让我们的社会和谐,生活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