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有哪些?
今天给大家谈谈雨水收集利用装置有哪些?下面具体来谈谈:
雨水收集利用有哪些好处?
一、它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
二、雨水收集利用城市河湖和自然水体、湿地,来调蓄、净化和利用城市径流雨水,减少水涝,调节气候,遏制城市热岛效应,改善水循环系统和城市生态环境;
三、它可以有效的节省市政和居民用水开支;
常见的雨水收集的形式有哪些?
一、渗入地下模式:指采用透水铺装、绿地下渗、下凹式绿地、回灌井、渗坑、渗井等措施收集。
二、收集回用模式:主要是采用集雨樽、蓄水池、太湖、河道、雨水花园等方式,将屋面、道路、庭院、广场等雨水进行收集。
三、调控排放模式:主要是在雨水排出区域之前的适当位置,利用洼地、池塘、景观水体、调蓄池等调蓄设施,流量控制井等设施,使区域内的雨水暂时滞留在管道和调蓄设施内,并按照控制流量排放到下游。
你知道吗,雨水收集装置有哪些?
1、格栅井:隔出雨水内漂浮物,格栅由人工定期清理,经消毒后交环卫部门统一清理;
2、弃流池:考虑到初期雨水内含有大量的泥沙等污染物,通过弃流池将初期径流的雨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内;
3、雨水池:用于收集并储存雨水,满足水资源回收再利用,多于水量由溢水管排入市政管网。
高架桥下的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大中型城市高架桥桥下一般设有绿化带,但是由于桥面的阻挡,桥面上的雨水经落水管直接流入雨水管道,无法淋到桥下绿化带。若将桥面上的雨水收集起来,并用于桥下的绿化浇灌,则既能节约绿化用水,还能节省人力和物力。
高架桥雨水回收利用系统,在保证桥面雨水快速排走、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还考虑了雨水的就地利用,通过渗、滞
、蓄、净、用、排等多种技术,实现城市良性水循环。
桥下雨水回收利用系统由过滤系统、地下储水系统、自动喷灌系统三大部分组成,有效解决了高架桥下绿化浇洒的问题。在保留现状桥面及路面的前提下,将桥面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储存及利用。
1、雨水回收利用
雨水经过高架桥现状落水管进入过滤系统,溢流后进人雨水花园(水力停留时间为 48 ~72 h),经生物处理后(超标雨水溢流进入市政管道),下渗进入地下储水系统,用由模块单元组装而成的PP模块蓄水池保存,使用时通过过滤净化系统深度处理后达到回用水的质量要求,连接自动喷洒系统,进行自动绿化浇洒。
2、雨水渗透
雨水经过高架桥现状落水管进人雨水过滤系统,溢流后进入雨水花园(水力停留时间为48 ~72 h ) ,经生物处理后下渗补充地下水(超标雨水溢流至道路,排入雨水边井)。
3、雨水储存
市面上常见的水池系统有钢筋混凝土池、一体化玻璃钢雨水池、PP模块组合池。工程采用PP模块蓄水池,PP模块蓄水池装有反冲洗系统,无需人工维护,还具有100%蓄水空间、即埋即用、综合造价低、强度高、使用寿命长、整体成形、绝无渗漏的优点。
在保留现状桥面及路面的前提下,将桥面雨水进行收集、处理、 储存及利用,贯彻了低影响开发的精神,在雨水就地利用、涵养地下水的同时,有效地节省了人力、物力,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雨水收集系统中雨水蓄存和后期处理
雨水蓄存技术包括蓄存容量的计算和储存器的选择、布置,以及水质改善的技术。家庭贮存雨水可采用罐、缸、桶等,社区环境可修建蓄水池,也可利用水景和人工湖。为了防止蓄水池中的固体使水散发臭气,可以采用增氧手段。
雨水处理
由于雨水的水量和水质变化较大,用途的不同所要求的水质标准和水量也不同,所以雨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规模,应根据收集回用的方向和水质要求以及可收集的雨水量和雨水水质特点来确定处理工艺和规模。一般来说,常规的各种水处理技术及原理都可以用于雨水处理。工艺方法可采用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和多种工艺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