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米大部分是拿来吃的。其中一小部分用来作饲料。因此,大米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截止到今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已经达到1000美元,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吃的方面要求也就高了。现在人们讲究吃出健康,吃出环保,对品牌的认识也有所提高。因此就一般而言,现在消费者购买商品,凭的不是直觉,而是品牌。
由于东北是肥沃的黑土地,氮肥使用量相对偏低一些,南方在水稻生产过程中施用了氮肥,这也会影响稻米的品质。
东北米属于粳米,用新米来煮粥,容易产生浮在粥上的“粥油”。使大米粥拥有特别的滋味。
东北大米其实主要就有四个品种:长粒香,圆粒香,稻花香,小町米。而东北大米较为明显的特征就是腹白比较小甚至没有,而且米粒的身上有一条凸出来的线条。并且真正的东北大米价格也较高,太过低廉的东北大米通常不会是真正的东北大米,具体米价,要参考当地当季东北大米的平均价格。
大米是不是等级越高越好?对于常吃大米的人们都知道,我国按照大米的精度,将大米划分了一到四级,这一国标的推出,使得人们在选购大米时,经常用等级来评判大米的好坏,那么是不是等级越高的大米越好呢?
一级米:基本上除净了糙米的皮层、糊粉层和胚,所以淀粉含量在几类大米中最’高,粗纤维素、灰分含量则最’低,维生素B1、B2和尼克酸以及钙、磷、铁等含量低于我国暂定的营养供给量标准,尤其是维生素B2和钙。不过特等米的胀性好、出饭卒高,食用口感好,消化吸收率也最’高。
二级米:加工精度次于特等米,食用品质、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略低于特等米。但维生素、矿物质、脂肪、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特等米.标准一等米中维生素B2 和钙、铁含量仍偏小,尼克酸含量略低于营养标准。
三级米:为粮店日常供应的大米。这类大米尽管淀粉含量较特等米和标准一等米为低,出饭率和消化吸收率也较低,但粗纤维素、灰分含量高,维生素B和尼克酸含量能满足人体需要,唯有维生素B2和钙的含量达不到营养标准。
四级米:因保留了大量的皮层和糊粉层,俗称糙米,所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最’高,但因为含有较多的粗纤维和灰分,其出饭率和食用品质都不及上述三个等级的大米,口感较差。所以标准三等米一般不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