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粮油质量国家标准中,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三类:
第’一类:籼稻谷,即籼型非糯性稻谷。根据粒质和收获季节又分为早籼稻谷和晚籼稻谷。
第二类:粳稻谷,即粳型非糯性稻谷。根据粒质和收获季节又分为早粳稻谷和晚粳稻谷。
第三类:糯稻谷,按其粒形和粒质分为籼糯稻谷和粳糯稻谷两类。另外
根据国家标准《大米GB1354-86》规定,大米按其加工精度分为特等、标准一等、标准二等、标志着三等4个等级。
东北大米还有甜、香,泛油光的特点。甜主要是因为东北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当然,也可能与水有关。至于香,大概也跟水中或土壤中富含矿物质有关。油光与大米中的富含磷脂有关,东北能出含油量高的大豆,能产含油量高的大米也不出奇。
南方的米,分早稻和晚稻,一般早稻的生长期为90~120天,晚稻为150~170天。普通早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大约为25%,晚稻一般为15%—20%,北方粳米的含量大约为8%(关于这一点,我比较怀疑,东北五常大米大约在17%左右)。前面已经说过,直链淀粉越低,做出的米饭越饱满,越软粘。所以一般说,晚稻口感更好。
大米等级的划分是按照加工精度来分,比如级大米背沟无皮,或有皮不成线,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90%以上;二级大米背沟有皮,米胚和粒面皮层去净的占85%;三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1/5的占80%以上;四级大米背沟有皮,粒面皮层残留不超过1/3的占75%以上。准确地来说,这种等级的划分,单纯的是根据加工精度来进行划分,与营养程度毫无关系,要知道,大米的营养物质很多都是集中在大米外面的保护层和皮上的,如果说加工的越精细,那么这一层磨损的也就越厉害,这种大米即便外观很好,但是营养价值会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