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滤筒除尘器使用时可能面临高温问题,这就要求滤料能够耐高温。甘玉生对除尘净化设备常用的过滤材料进行了综述对比,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过滤材料。该过滤材料可以在高温下直接使用,有利于简化除尘净化设备,同时对用这一新型过滤材料制作滤筒的工艺进行初步探讨和研究,并有一定的收获。邱新标介绍了非织造布滤筒除尘器的产品结构及特点,指出了根据各种除尘器工况条件的要求,如何正确选用性能不同的非织造布滤筒,说明了非织造布滤筒除尘器性能优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滤料的过滤机理主要有:拦截效应、重力效应、惯性效应、扩散效应、静电效应等。 拦截效应:滤料内部的排列是错综复杂,相互交错,滤料的平均孔径较小,粒径大于滤料孔径的颗粒无法通过滤料层间隙而被拦截。重力效应:大颗粒粉尘重力较大,可能未经过滤料而直接沉降,或者是附着滤料的颗粒由于团聚,重力增大,受到振动后脱离滤料。 惯性效应:粉体颗粒随气流运动,气流遇障绕行,粉尘因惯性偏离气流方向并撞到滤料层而被收集,粒子越大,惯性力越强,被过滤下来的可能性越大。

在工业中糊袋,板结现象很普遍。在脱硫工业中,燃煤中硫经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直接捕集成本较高。二氧化硫寄附于粉尘颗粒上,如果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钙石灰粉,经反应生成硫酸钙,附着在过滤材料上,即可达到收集效果。但是反应中生成水和焦油,极易产生糊袋、板结,使除尘效率下降,同时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硫酸具有腐蚀性,对滤料造成破坏。清灰时要把板结的物料吹下来,就要更大的喷吹压力和频率,较大的喷吹压力和频率又会加剧滤料的磨损,滤料的寿命大大下降。滤材表面黏附的焦油等粘性物质难以清除,长期使用的滤料应定期清洗。因此,在脱硫工业中就需要耐酸,耐高温,强度较大,耐磨,方便清洗的滤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