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收集让都市与自然和谐共存
雨水收集利用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收集及预处理单元、储存单元、净化处理单元和回用单元等四部分。住宅小区的屋面雨水需要先进行收集,一般是通过收集管流向整流井中,并且需要在整流井中设计相应的构件来阻挡雨水中夹杂的一些树叶、杂物等,通常设置的是格栅,初始流入到整流井中的雨水需要进行弃流处理。除此之外,整流井还能够被用于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蓄满时的溢流处理,通过这个将水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雨量具有不均衡性,为了控制雨量的均衡,可以利用整流井的雨水自流进入雨水调蓄池来进行调控。进入调蓄池的雨水需要通过一级提升泵提升处理后才能够排入到雨水处理系统中,并且利用过滤装置将夹杂在雨水中的杂物进一步的进行清除,符合雨水的要求后才能够将其投放到清水池中。最后就是完成雨水的配送工作,一般是利用变频供水系统加压来进行这一工作的。处理完的雨水可以用于小区的绿化和冲洗,并且定期的进行水泵的冲洗。
雨水蓄水箱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的一部分,若干个雨水收集模块单元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地下贮水池。在水池周围根据工程需要包裹防渗土工布或透水土工布,组成贮水池、渗透池、调蓄池不同类型。用雨水收集模块组装水池,安装方便,承载力大,不滋生蚊蝇及藻类,且在临建地区域使用后,可以拆除迁移到其它区域继续使用。该设备运输方便、使用寿命长、用途广泛,适用于大型建筑小区、工业园区、广场及厂房区域的雨水收集利用。
国内雨水收集系统有哪些情况
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认识到了雨水的利用价值,采用各种技术、设备和措施对雨水进行收集、利用、控制和管理。其中美国、德国、丹麦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城市化发挥在那较早的国家,城市雨水利用发展较快。
雨水收集系统方面的技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①屋面雨水集蓄系统。收集下来的雨水主要用于家庭、公共场所和企业的非饮用水;
②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道路雨水通过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过渗透补充地下水;
③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小区沿着排水道建有渗透浅沟,表面植有草皮,供雨水流过时下渗,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则进入雨水池或人工湿地,作为水景或继续下渗。
设备方面
雨水收集系统主要有雨水过滤器、屋顶雨水利用控制设备、雨水储存罐等。
发达国家城市雨水利用的主要经验是:
建立了完善的屋顶蓄水和由入渗池、井、草地、透水地面组成的地表回灌系统;制定了一系列有关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规,因此,发达国家在城市雨水资源化和雨水的收集利用方面的经验和方法,对解决我国城市雨水收集和利用的研究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地面雨水收集有哪些缺陷
说到雨水收集,很多朋友都会联想到在地面建立储水池,然后收集自然降雨,在对收集的雨水加以利用。虽然这个方法看似操作起来很方便,但是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在一些大的城市,虽然雨水的下降量特别大,但是城市里面的交通非常繁忙,而且人口的密度也特别的大,甚至有很大的空气污染,此时的雨水质量非常的差,所以即便是做好了雨水的收集,在净化和利用方面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更主要的是,在大城市当中,有的雨水被污染非常严重,其中含有大量的好氧菌以及磷和氮等物质,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危害是巨大的,而且即时候用于农业的浇灌也是不符合标准的。再加上我们国家的雨水下降量分布特别不均匀,有的地方可能一年的降雨量也仅仅只有几毫米,而有一些地方每年仅仅只在某一个月或者两个月里面有大量的降雨,但是在其他季节,下雨非常少,所以如果在地面修建起雨水的收集储蓄池,其利用效率也不高,而且前期还需要很大的投资。
另外,在做地面雨水收集的时候,雨水储蓄池若是设计的太小,则收集的雨水不多,但若是涉及的太多,就需要很大的占地面积,而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当中,根本就没有条件来修建这么大的储水池。这也是目前最让人头疼的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