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饮用水中,当氯化物超过一定范围(国家标准250mg/L)时,就视为苦咸水。
苦咸水处理的必要性
水中的苦咸味道来自水中所含的各种盐类,当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镁和碳酸钙时,水呈苦涩味:当水中含有较多的氯化钠时,水呈碱味。饮用含有少量盐分的水对人体的健康是有益的。但是苦咸水口感苦涩,很难直接饮用,如果长期饮用苦咸水,会对健康造成很多伤害,甚至残疾。
日常生活饮用的水,一般要求含盐量低于500mg/L或1000mg/L。
另外许多工业用水,根据工艺要求,对含盐量和硬度也有具体要求,不适宜直接用苦咸水做水源,需要进一步的淡化处理。
苦咸水的处理方法
苦咸水的淡化实际上就是盐水淡化,使盐水脱盐淡化或者经处理后达到饮用水标准。
苦咸水淡化方法有许多种,主要是蒸馏法、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反渗透法以其低投资和低能耗,大有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1蒸馏法蒸馏法就是把苦咸水或海水加热使之沸腾蒸发,再把蒸汽冷凝成淡水的过程。蒸馏法有许多种,如多效蒸发、多级闪蒸、压汽蒸馏、膜蒸馏等。
优点:结构简单,操作容易,淡化水水质好。
缺点:动力消耗大,运行费用高;易腐蚀结垢,难大型化。
2电渗电渗析法是利用离子交换膜在电场作用下,分离盐水中的阴、阳离子,从而使淡水室中盐分浓度降低而得到淡水的一种分离技术。电渗析有三种组装方式,分别为一级一段(产水量大,用于大中型),一级多段(脱盐率高,产水量小)和多级多段。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安装方式。
缺点:
给水含盐量越高,能耗越大,因此电渗析比较适合低盐苦咸水的淡化;不能去除水中有机物;设备运行能耗较大,使其在苦咸水淡化工程中的应用受到局限。
综上原因,原有电渗析装置在苦咸水淡化方面逐渐被反渗透装置所取代。3反渗透法反渗透是当今世界上广为流行的水处理方法。
工作原理:在外力的作用下,借助半透膜的截留作用,迫使溶液中的溶质与溶剂分开,从而达到浓缩、提纯或分离的目的。它的“广谱”分离,不但可以脱除水中的各种离子,而且可以脱除比离子大的微粒,如大部分的有机物、胶体、病毒、悬浮物等,故反渗透分离法又有广谱分离法之称。反渗透苦咸水淡化法可以从水中除去90 %以上的溶解性盐类和99 %以上的胶体微生物及有机物等。
优点:无相态变化、常温操作、设备简单、效益高、占地少、操作方便、能量消耗少、适应范围广、自动化程度高和出水质量好等优点。尤其以风能、太阳能作动力的反渗透净化苦咸水装置,是解决无电和常规能源短缺地区人们的生活用水问题的经济、可靠途径。
电镀是利用电化学的方法对金属和非金属表面进行装饰、防护及获得某些新的性质的一种工艺过程。为保证电镀产品的质量,使金属镀层具有平整光滑的良好外观并与基体牢固结合,必须在镀前把镀件表面上的污物(油、锈、氧化皮等)彻底清洗干净,并在镀后把镀件表面的附着液清洗干净。因此,一般电镀生产过程中必然排出大量电镀废水,必须进行电镀废水处理、重金属废水处理。
电镀废水处理是一种难以彻底治理且更为复杂的混合重金属废水处理,电镀污水处理必须根据电镀废水的水质、水量与电镀生产的工艺条件、生产负荷、操作管理与用水方式等因素。电镀重金属污水处理的水质复杂,成分不易控制,其中含有酸、碱、六价铬、铜、锌、镉、镍、金、银等等重金属污染物,毒性较大,有些属于致畸、致突变的物质,对人类危害极大。
电镀废水处理,主要针对电镀漂洗废水、钝化废水、镀件酸洗废水、刷洗地坪和极板的废水以及由于操作或管理不善引起的“跑、冒、滴、漏”产生的废水,另外还有废水处理过程中自用水的排放以及化验室的排水等。电镀废水污染环境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量少浓度高的电镀废液的排放,一个是量大而相对浓度较低的电镀废水(主要是清洗废水)的排放。
电镀废水处理目的是将废水中的有害物质加以分离后处理或回收利用。

纳滤膜介于RO与UF膜之间,对NaCL的脱除率在90%以下,反渗透膜几乎对所有的溶质都有很高的脱除率,但纳滤膜只对特定的溶质具有高脱除率;
纳滤膜主要去除直径为1个纳米(nm)左右的溶质粒子,截留分子量为100~1000,在饮用水领域主要用于脱除三卤甲烷中间体、异味、色度、合成洗涤剂,可溶性有机物,Ca、Mg等硬度成分及蒸发残留物质。
采用合理的水处理工艺,配合水的深度处理,处理水可达到CECS61-94中水回收用水标准等,可以长时间循环使用,节约大量水资源。
水处理(water treatment )对水源水或不符合用水水质要求的水,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改善水质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