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泥浓度高,进水负荷低,污泥老化;
2、泥领没有控制好,由于污泥浓度过高,加强排泥,泥领由20天左右下降到14天左右;
3、初沉排泥不及时,初沉出水高于进水指标30%左右。而后,由于设施维修,11月中下旬,水厂停运10天,于11月末恢复,除氨氮外其余指标2天内都已经达标,至今,氨氮由开始去除率可达50%逐步恶化,现在30%左右。
我们的工作一直是针对抑制污泥老化去做的:下面就个参数说下: 沉降比:40%左右,但是前5分钟沉降比较慢 DO:基本上在4mg/l以上,无法实现灵活控制,没有小功率风机,而且发现在其他参数没有太大变动情况,DO越高氨氮去除率越低。 SRT:基本控制在20天左右。 MLSS:基本在5000mg/l以上,不明白为什么这么高,我们现在进水浓度、量都不大,而且气温下降明显。
进水氨氮:基本在40mg/l左右回流比:70%以上 食微比:基本在0.06附近 镜检情况:已钟虫、轮虫、累只虫为主。
回答:
1、你的系统停止运行10天,硝化菌受到的影响不小,后续恢复后,自然非硝化菌会占优势,导致你的氨氮去除率不高,加大排泥意义不大,只会加速非硝化军的生长。
2、对策:1)维持比之前更长的污泥龄,比如25天,在氨氮回复正常后,再次调整为20天。2)排泥不要一次排出太多,需要循序渐进。3)确认下pH值是否过低? 我想随着之前突然停止处理10天的情况慢慢远去,系统也会逐步恢复正常的,不要病急乱投医,否则,系统会延长恢复时间的。
提升泵房
有些污水处理厂没有旋流沉砂和砂水分离器,这个跟水质有很大的关系。取而代之的是提升泵房,提升泵房里的东西,提升泵和起吊装置。污水提升泵包含泵主体、耦合装置,导杆和链条。小水量的泵也可以不用耦合,泵口直接与管道连接。
现场安装图,基本上都是这样装的,只不过没有起吊机而已。现在很多大型泵生产厂家推出一体化泵站,造价不知道怎么样……
上一张在上海展会拍的一体化泵站图,从造价的角度应该是降低了成本,最起码土建费用少了很多。
(一体化泵站)
通过泵站将污水提升,下一道工序根据工艺设计不同而不同,有的用平流式沉淀池,有的用气浮,有的用初沉池,有的用混凝沉淀池
我现在调试的是机械工业废水,先物化加石灰和硫suan亚铁,然后进初沉,再到接触氧化池,总停留时间30小时,二沉出水,COD进水2000mg/L,出水20mg/L左右。总P进水60mg/L,出水0.9mg/L 现在的问题是,我调试了一个月左右,氨氮,COD,都达标,就是总P偏高,经过加药到初沉总P含量还只有0.05,可是到了二沉淀总P含量增高到0.9mg/L。实验结果是没问题,我想会不会是在我的生化池或者二沉发生了厌氧释P,可是我排二沉和生化池污泥后,发现污泥不是很多。请问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
(1)通常出水P会小于进水P浓度,如果反过来了,也只是暂时性的,阶段性的(考虑微生物有富集P的作用)
(2)就能量守恒来说,不会出现上述所说的问题。由于进水总磷过高,只要中间在物化段处理有所漏失,则会有多量的磷进入接触氧化池,导致出水总磷上升。
(3)该工艺不具备有效的除磷能力也是出现这个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