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山的叠石技法(或称手法),因地域不同,常将其分成北、南两派,即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流派和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江南流派。其实北京假山自古多“自吴人垒”(朱尊彝句),大多受江南叠山匠师的影响,如清初的李渔,张涟、张然父子都属江南人氏,并在北京留有假山作品。尤其张涟和张然父子流寓京师,专事假山,名动公卿间,清初王士祯《居易录》云:“大学士宛平王公、招同大学士真定梁公、学士涓来兄游怡园,水石之妙有若天然,华亭(现上海松江)张然所造也。然字陶庵,其父号南垣,以意创为假山,以营丘、假山北苑、大痴、黄鹤画法为之,峰壑湍濑,曲折平远,经营惨淡,巧夺化工。南垣死,然继之。今瀛台、玉泉、畅春苑皆其所布置也。”从此其后人在北京专门以叠假山为业,人们称之为“山子张”,并祖传有:安、连、接、斗、挎、拼、悬、剑、卡、垂“十字诀”。又流传有“安连接斗挎,拼悬卡剑垂,挑飘飞戗挂,钉担钩榫扎,填补缝垫杀,搭靠转换压”的“三十字诀”。江南一带则流传为叠、竖、垫、拼、挑、压、钩、挂、撑等“九字诀”。其实其造型技法大致相同,都是假山在堆叠过程中,山石与山石之间相互结合的一些基本形式和操作的造型技法。



如果是复式楼则不要将假山建在大门上方的花园或者角落里面,以免压住了自家的大门而导致家人徒增压力。也不要把大的假山放在书桌的前面。否则容易导致生活事业有大的困境出现。或者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烦。书桌前可以放置一些小的假山盆景做为文案山(形状要求象过去写毛笔字时用的笔架也就是所谓的笔架山)这样可以增强文昌。也可以把假山放在自己座位或者客厅沙发的背后以做为靠山使用。



中国在园林中造假山始于秦汉。秦汉时的假山从“筑土为山”到“构石为山”。由于魏晋南北朝山水诗和山水画对园林创作的影响,唐宋时园林中建造假山之风大盛,出现了专门堆筑假山的能工巧匠。宋徽宗于政和七年(1117),建艮岳于汴京(今开封),并命朱力用“花石纲”的名义搜罗江南奇花异石运往汴京。自此民间宅园赏石造山,蔚成风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