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净化手术室的基本管理
层流净化手术室以其快速、持续、高效的空气净化可满足各类手术的环境需要,加上人性化的室内设计已符合现代手术室的基本条件。然而要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要求,维持手术环境的有效和恒定,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意识和严格的管理规范和制度才能完全符合现代手术室的条件要求,才能使层流净化手术室发挥预期的效果。我院自2001年7月正式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以来,通过严格的人员培训和规范的管理,保证了手术环境的无菌要求和无菌效果,满足了各类手术需要。现将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 净化手术室工作人员的基本管理要求
1.1 手术室工作人员 我院共有层流净化手术室十间,其百级一间,千级两间,万级七间。通过组织手术室全体护士和麻醉人员进行理论学习,明确层流净化手术室工作原理和环境要求,熟悉各级手术间手术适用情况。同时在新手术室使用前,对手术医生也进行了层流净化手术间基本知识和操作要求的培训,使手术医生也掌握了入室要求和室间基本的操作规范。
1.2 工友的管理 层流净化手术室分为洁净区与非洁净区,我院根据不同区域设定不同的工友,明确各自工作职责,保证不同区域的清洁用物合理区分,避免了交叉感染。
1.3 入室要求 对进入洁净区域的人员要严格着装,穿着严格消毒过的专用衣裤和鞋,建立严格的入室人员登记制度,并限制手术间参观人数,每间手术间参观人数不得多于4人[3]。
2 严格规范护理人员行为和各项操作
2.1 设置严格的工作流程 (1)洁净手术室内的人、物流是影响室内空气洁净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设置严格工作流程,明确区分洁污流线是洁净手术室平面组合的重要原则之一[1]。(2)根据各班职责制定出严格的工作流程,包括:巡回护士工作流程、洗手护士工作流程、专班护士工作流程、值班护士工作流程、连台手术工作流程、污染手术术毕处理流程、工友工作流程等。使大家工作起来有章可循、有序可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保证了工作质量。
2.2 手术环境的调节与维持方面 (1)由夜班护士于每日择期病人入室前30min开放空调机组,设定室温在22℃~25℃之间,相对湿度为50%~60%[2]。术中由巡回护士根据手术医生和患者的需要随时调节室温。在术间做各项护理操作时注意动作、语言的轻柔准确,维持室间噪音<50dB。(2)层流净化手术室在突出生物洁净室特点的原则下,以控制有尘埃粒子为重要目标,所以强调空气洁净度是必要保障条件[4],严格禁止在手术间抖动衣物布类,防止微粒在室间飞扬。
2.3 手术间物品的放置 我们根据手术间分类定各专科常规手术间,再根据专科手术特点和要求常规备物,各手术间均制定出物品放置标准示意图,专科手术间内物品相对固定。要求全体护士明确各室间物品放置的规范和细节要求,每天术毕由室间规范组组长负责检查监督室间整理情况,保证了室间物品放置的整洁、规范并利于手术配合。
2.4 保持手术间相对密闭状态,保证空间空气的洁净度 (1)层流净化手术室的空气净化原理是由压缩机将过滤的无菌空气由天花板送入并将污染的空气由四周推出,因此室间的空气必须始终处于正压状态,否则有可能导致污染空气的流入[4]。(2)加强护士对手术护理配合的主动性和预见性的培训学习,术前能明确所配合手术的步骤和手术要求,努力做到备物充足,尽量减少开关门的次数,注意维持维持室间的密闭状态和净化效果。
3 预防交叉感染
3.1 洁污分流 我院手术室三通道布局,医务人员与患者、无菌物品与术后器械、敷料、污物等出入室间路线严格区分开。对于感染手术采用器械就地消毒后再出室,敷料就地打包注明污染种类的方法,保证了洁污分流防止了交叉感染。自启用层流净化手术室以来,共配合完成各类手术万余例,无菌手术感染率<0.3%。
3.2 清洁消毒制度 手术间采用一用一清洁制度,每日术毕由清洁人员用清水及时擦拭室间物品,污染手术用0.2%速效净擦拭。同时实行固定的手术间回风口每周擦洗消毒制度,以减少叶片上的积尘以利于净化效果。
3.3 每月定期空气及室内物品细菌培养 以检测净化质量。我院自起用净化手术室以来各项培养合格率均达国家规范要求。
4 节电措施
层流净化手术室耗电量大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在维护手术环境符合要求的同时,通过细菌监测总结出术前30min开放空调机组,术毕即关闭机组的方法既达到手术环境的要求,又有效地节省了医院的电力开支,维护了我院的经济利益。
5 小结
通过近几年来的运行总结出:(1)对层流净化手术室人员流、物流的严格管理,保证了手术间净化效果。(2)规范了人员行为和操作要求,设定了工作流程,维持了手术环境的需求,保证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3)对环境的管理保证了洁污分流,防止了院内交叉感染,满足了各类手术环境需要,利于各类手术的连续高效运行。(4)通过节电措施的施行有效地节约了能源,维护了医院的经济利益。
层流净化室基本知识及日常管理
概念
层流病房是通过空气净化设备保持室内无菌的病房,装有改变空气环境洁净度的设备。为保持室内无菌,环境及空气每日消毒,进入层流室的物品需经无菌处理。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到达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消毒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洁净室污染途径
1、空气污染:空气中的沉降菌由空气净化 系统控制;
2、自身污染:患者及工作人员自身带菌;
3、接触污染:人员、器械、敷料的接触。 人员是一个重要污染源,物品是影响空气洁净的媒介之一(洁净室来自人员的尘源占80%以上)。因此,进入洁净室的人与物品应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
影响洁净感染的因素
◆影响洁净度(含细菌)的指标
截面风速
换气次数
静压差
温湿度
新风量
气流组织
自净时间
洁净室日常维护
◆制度管理,预防理念贯穿全过程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
◇制定相关制度,执行、评估、完善;
◇感染预防贯穿病人诊疗全过程
◆ 强化无菌操作与感染预防
◇无菌操作贯穿到所有的共同媒介物(医疗用品、器械等)、医务人员(手、鼻等部位)及病人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各环节的控制;
◇病人处于洁净气流的风幕中心;
◇防止回风受阻;
◇职业防护与屏障理念
◆做好各类技术参数的监控
◇温度(20℃~25 ℃ )
◇湿度(RH:40%~60%)
◇保持正压差,高洁净度>低洁净度
◇自净时间
◆过滤装置的管理
◇空气过滤装置定期保养,提倡专业维护;
◇新风口装置1w清洗1次
◇初效、回风口装置1-2w清洗1次;
◇高效过滤装置1-2y更换1次;
◇送、回风管道1/2-1y清理1次
◆严格控制入室人数
◇湿式卫生为主,一般采用清水擦、抹、拖;减少化学消毒剂消毒;如明确有感染性病原体存在时,应先消毒后清洗。
◇做好控尘措施,如禁用易发尘的织物;吸烟者20min~30min后方可进入。
◆加强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
◇医务人员手部卫生依从性监测;
◇医务人员手部污染监测;
◇洁净室空气细菌总数监测;
◇无菌医疗用品监测(物理、化学与生物方法)
◇过多的人数超过洁净室的自净能力;
◇过多的人数影响新风量的不足;
◇过密的人墙使尘埃反弹至手术野
◆强化卫生清洁
◇废弃物分类管理,隔离转移;
◇环境物表、设备、墙面、地面;
医院洁净手术室的设计 1 .整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