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铺设的花岗岩地面不宜做底蜡和面蜡:为何新铺设的花岗岩地面不适宜做底蜡和面蜡,我们可以把它和大理石做一个比较就可以得出结论。
大理石表面不论新旧,都是由碳酸钙结晶体组成,颗粒大,因此孔隙大,即使经过细致的精心抛光,在显微镜下仍可看到凹凸不平的界面,这细微的孔隙对于落蜡来说正是优点:等涂上底蜡时,底蜡分子量小,渗透力强,再加上毛细作用,很快底蜡被吸附在大理石表面而成膜,当底蜡里的水分完全挥发后,吸附力更大,这种吸附力至关重要,它是用于抗衡因人员走动和拖动物品而施加在它表面的作用力,而不至于使蜡面脱离地面。
而对于新铺设的花岗岩地面,它主要的成分为石英、云母、长石的结晶体,密度大,硬度极高,再加上人工抛光,使得花岗岩表面几无孔隙,因此当落蜡的时候,底蜡无法渗透,无毛细作用,当然也就没有或只有很微弱的吸附力,这样的蜡面当人员在它上面行走的时候,很容易就脱落,使得落蜡工作徒劳无益。
针对这种情况,对于新铺设的花岗岩,在铺设后的半年至一年时间内,只需用喷洁保养蜡进行喷磨,以便防止污渍渗入花岗岩,并维持其表面光亮度即可。由于每天穿行的人走向不同,力度不同,对花岗岩表面的磨损程度也不同,经过一段时间的作用。
以产业集群及产业集群升级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和地区自身特点和不同发展阶段,因地制宜,重新定位。以产业集群体系优化和产业价值链提升为主线,以创新机制机构培育、大企业培育、商业模式创新和人才引进为重点,以集群内部专业协作机制体制建立、内外部各种网络关系以及产业集群良好的产业氛围培育为支撑,以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为底线,构建现代绿色化石材产业集群。
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集群效应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总体评价,我国大部分石材产业集群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表现在以项目配置资源,每个企业一个矿山,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分散,生产集约化程度低,造成资源的滥采和过度消耗,同时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业集群内部企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相同的生产工艺设备、相同的产品,甚至相同市场,缺少专业化协作,恶性竞争不可避免。有的产区还存在数量较多的作坊式企业,装备水平、管理水平低,造成资源的利用率低下,市场秩序混乱。
重生产,轻服务和创新,总体上处于产业价值链低端。我国石材产业集群基本上以荒料开采和板材加工为主,各个企业被动应对消费者的讨价还价,忽略了石材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创意设计和应用服务,因此,产品利润空间小,竞争力差,更不具备引导消费的能力,产业以成本要素驱动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