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化玻璃的应用
通常情况下,建筑钢化玻璃大多是以空气为冷却介质制造的物理钢化玻璃。钢化玻璃可采用浮法玻璃、平板玻璃、压花玻璃、镀膜玻璃、蒙砂玻璃(酸蚀)制造,也可在玻璃进行钢化加工后进行镀膜再加工。钢化玻璃可以加工成平形产品,也可加工成弯型产品。
与同厚度的普通退火玻璃相比,钢化玻璃可以承受更大的外部应变,其抗应变力的增加取决于对玻璃钢化处理的程度。钢化玻璃的抗冲击强度是普通退火玻璃的3~5倍,有较强的抵抗外界投掷物冲击及人体冲击的能力。钢化玻璃的抗弯强度也是普通退火玻璃的2~5倍,具有较强的抗风荷载。钢化玻璃的耐温度突变范围为250~320℃,而普通退火玻璃仅为70~100℃。因此钢化玻璃具有较强的耐温度突变能力。钢化玻璃破碎时,整块玻璃板全部碎成较小的颗粒。碎片边角是钝的,大大降低了伤害程度。钢化玻璃由于这些良好的机械强度及独特的破碎方式而被称为安全玻璃。
夹层玻璃知识
随着工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为了适应玻璃中间层的不断变化,追求更高的能源效率,夹层玻璃的生产工艺也发展起来,真空层压和快速熔合射频层压等制造技术也不断涌现出来。
夹层玻璃发展简述
夹层玻璃的主要组成,是通过高压釜、间歇式或者是连续式真空层压,及现场浇注以及快速熔合射频层压技术加工完成的。夹层玻璃一改传统玻璃又脆又硬的特点,广泛应用于车上风挡玻璃、透明窗口、营业厅等的隔离间断。夹层玻璃避免了传统玻璃在破碎的情况下出现的扎伤人、割伤事件上的发生。这种玻璃中间的夹层,可以使玻璃在损坏的情况下聚合玻璃碎片,从而减少玻璃碎片对人体的伤害。这种夹层玻璃还可以做为抵御冲击物与穿透物的攻击。从而具有安全性、隔音性以及太阳能量控制性等特性。所以还有绿色产品的特性。
夹层玻璃在早期,主要使用纤维素及醋酸纤维素做为夹层物。自1938年夹层玻璃被DUPONT公司用于汽车风挡玻璃以后,才大量的应用起来,也开启了夹层玻璃工业的序幕。自发明以来,发展至2009年时,我国的夹层玻璃产量已经高达4200万平方米。
夹层玻璃的制造工艺
PVB在夹层玻璃中的使用范围较广,这是最早应用于工业玻璃中夹层的树脂。玻璃夹层制造工艺,高压釜层压工作,就是对这一层进行制造的工艺,这也是夹层玻璃制造工艺中的关键部位。这种材料的应用,直至今天在行业当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夹层玻璃制造工艺流程主要有:pvb胶片的选用、保存,合片室的环境、玻璃片清洁度、合片方式、预热预压、高压釜内玻璃的操作技术等。
在这些制作工艺流程中,夹层玻璃的流程中,合片工艺、玻璃预热预压工艺、玻璃在高压釜内的操作这几种制作工艺,是制作流程中较有难度的工艺流程,对这几个环节的分析与研究,是保证夹层玻璃质量关键环节。所以对这部分的制作工艺进行深入的探讨。
1、合片操作工艺
对玻璃进行合片操作时,首先要选择适合玻璃宽度的PVB胶片,并且要保持胶片的清洁,避免用手直接接角胶片和玻璃,将PVB胶片自然展平,不要拉伸,对齐玻璃的内外片,不能有参差不齐感,要查看预留的标志是否重合,而后切除多余的胶片,在进行切割操作时,要使刀片保持倾斜,在合片边缘留出0。5mm~2mm胶片,为了避免胶片收缩引起缩膜现象。合好胶片与玻璃合片以后,套真空橡皮圈,并查看密封条,在玻璃四周受到的拉力要均匀,然后对玻璃进行冷抽使合片中间的空气排除干净,且冷抽时间应不低于5min。
2、玻璃预热预压工艺
玻璃夹合好PVB胶片,抽空空气以后,对合好的玻璃进行预热预压操作。进行预热预压操作的设备有三种,一种是预热预压箱,由于其设备简单且投资小、能耗低,所以被多家生产厂家所青睐。但是预热预压箱的缺点是效率低,无法适应产业化生产;传动型立式与卧式的预热预压机,这二种机械在生产上效率较高,适合规模化生产。二者区别是,在放置玻璃完成预热预压工作时,玻璃的放置方式,一个是立放,一个是平放。立式预热预压机对玻璃进行空气抽空操作时,对玻璃的弧度影响小。而卧式预热热压机对玻璃进行空气抽空操作时,由于玻璃平放,在自身的重力与抽真空压力的影响下,对玻璃的弧度产生影响。所以卧式预热预压机在对大规格玻璃的制作上更为适宜。
尚未认证,请谨慎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