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界有一流行语:瓷器要玩清三代。清三代瓷的持续受宠,盖因康熙、乾隆各在位60年,雍正承上(康)启下(乾),整顿吏治,使清朝出现了一个国强民富的时代,中国的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无论质量、数量都是前代不可比拟的,匠师们发挥智慧,精工巧制,使瓷器具有了极高的艺术价值。所以,清三代的许多瓷器精品在拥有历史价值的同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就拍场看,近十年来创高价成交的官窑瓷器,绝大部分都出自清代官窑。此外,高古瓷器因鉴定赏析困难导致的曲高和寡,从另一方面刺激了清三代瓷的走好。
2013年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的“清康熙御制胭脂红地珐琅彩莲花图碗”,刷新了康熙时期瓷器拍卖的最高价成交纪录,使得康熙瓷器实现了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进程2001年苏富比拍卖会上,“清雍正粉彩蝙桃橄榄瓶”被拍至4150万港元,创当时清代瓷器的市场最高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佳士得推出的大收藏家张宗宪收藏的“清乾隆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以1.5123亿港元拍出,创当时粉彩瓷器的市场最高价。更有甚者,2011年佳士得春拍上最为人所瞩目的“清乾隆粉彩镂空团螭龙纹时时报喜转心瓶”,估价高达2亿元,成为目前估价最贵的粉彩瓷。
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采用的画法既有严整工细刻画微妙的工笔画,又有渗入淋漓挥洒,简洁洗练的写意画,还有夸张变形的装饰画风。甚至把版画,水彩画,油画以及水彩画等姐妹艺术都加以融汇运用,精微处,丝毫不爽;豪放处,生动活泼。
早在清康熙年间,粉彩作为瓷器釉上彩绘艺术已开始了萌芽;到雍正时期,已趋成熟,并形成粉彩装饰的独特风格;乾隆时期粉彩已非常兴盛。粉彩的艺术效果,以秀丽雅致,粉润柔和见长,这与洁白精美的瓷质分不开,它们相互衬托,相映成趣,有机地结合起来。康熙粉彩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还不错,一直保持平稳的态势。今天就以三件康熙年间的粉彩的拍卖价格作为案例,藏友们可根据行情预估自己喜爱的物件价格。
康熙晚期,粉彩瓷器初创,数量不多。至雍正一朝,粉彩瓷器的烧造数量和工艺水平有了极大的发展。而后至乾隆朝,由于粉彩瓷受乾隆皇帝弘历本人的格外青睐,景德镇御窑瓷器的生产,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官窑粉彩瓷器的制作,在保留中国陶瓷艺术精华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西洋工艺美术的优点,烧造出许多具有新意的粉彩瓷器,以工艺精细、图案华贵、色彩艳丽而成为这一时期官窑瓷器的特征。
高品质藏品咨询,鉴定热线:135-3786-0084 陈经理(陈清金)
QQ:2784761183 邮箱:2784761183@qq.com
微信:135-3786-0084
地址:深圳罗湖区南湖路国贸商业大厦34楼(整层)
香港、澳门出境拍卖 深圳瀚唐国际征集部